【吳詩禹 彭晉祿 台北】

教育部所推行的「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」,網路試用版最近進行改版,新增了播音功能,並就有爭議的客語用字做修正,教育部表示改版最大目的,希望可以方便民眾,學習客語可以快速又便利。

教育部「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」,網路試用版27日進行改版,增加客家語詞彙的播音功能,並在音讀欄位旁增加一欄,連結大埔、饒平、詔安三個腔調的相關詞彙,並針對辭典中各界存有爭議的用字,以及音讀一併進行修正。

這次網路改版和舊版本最大不同的地方是,改版後民眾只要到網站上輸入詞彙,然後點選音標前的綠色箭頭,就可聽見各種腔調的發音。

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執祕 陳雪玉:「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改版,最主要是我們把這個五個腔調的音檔,都已經錄製完成,所以在我們99年開始規畫錄製,目前為止全部都完成,所以我們把音檔放到我們的辭典裡面,所以在學習客語的部分,是更為方便。」

面對各界對客語用字以及音讀方面的質疑聲音,辭典編輯委員也持續召開會議進行討論,有些詞彙雖然一改再改,但目的就是希望讓客語用字以及音讀,能夠凝聚共識趨向一致。

舉例來說,像是「來玩」這個詞,目前辭典中是採用「來尞」,不過之前還使用過「來嬲、來聊、來燎」。不過客語用字牽涉範圍太廣,還要考量客語詞彙,在使用漢字之後,兩者之間的意義,對照之後是否會有差異。

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總編輯 羅肇錦:「尤其語文的東西,沒有什麼是標準,標準我曾講過,要給它怎樣的定義,如果同一時間、同一空間,最多人認為的程度就叫作標準。」

客家語辭典的系統更新,原意是希望提供民眾,在使用客語拼音以及閱讀客家文字上更加輕鬆,教育部說網路版是試用版,因此未來都還有修正的空間,等到尋求共識之後,將編纂辭典紙本做最後的定案。


文章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801/90/2w3vb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879135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